PRODUCT CLASSIFICATION
產品分類山東省的零碳園區建設并非一蹴而就,它是在一系列政策基礎上逐步深化和明確的。
前期探索
2023年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印發了《山東省近零碳城市、近零碳園區、近零碳社區示范創建實施方案》(魯環發〔2023〕16號),計劃到2025年建成一批近零碳城市、近零碳園區和近零碳社區。這對當時的近零碳園區提出了包括低碳管理、低碳能源、低碳產業等6個領域25項指標(其中約束性指標14項、參考性指標11項)的評價體系,并要求建設期內必須完成全部約束性指標和70%以上的參考性指標。
當前重點
2025年省發改委、工信廳、能源局聯合印發的《山東省零碳園區建設方案》(魯發改環資〔2025〕512號)標志著山東零碳園區建設進入了更具體、更深入的探索階段。該方案提出了到2027年建成15個左右省級零碳園區,到2030年建成一批省級零碳園區的明確目標57,并配套了更詳細的建設內容和指引。
一、什么是零碳園區?為何如此重要?
零碳園區,簡單來說,就是在園區的生產、運營等活動中,通過各種手段盡可能降低碳排放,最終實現碳排放量趨近于零的園區發展模式。它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,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關鍵舉措。對于園區自身而言,零碳園區不僅能提升形象,吸引更多綠色企業入駐,還能通過優化能源利用,降低運營成本,可謂一舉多得。
想象這樣的場景:光伏板在屋頂"曬太陽發電",儲能系統像充電寶般靈活調度,
充電樁自動選擇電價低谷蓄能...這就是通過"自發自用+智能調控"實現碳排放趨近于零的未來園區
二. 傳統園區VS零碳園區:一場降維打擊
1.核心差異對比表
2.痛點與突破點詳解
傳統園區典型困局
? “黑箱"能耗:電、熱、氣分項計量缺失,某工業園區年電費超支200萬卻無法定位漏洞。
? 設備孤島:空調、照明、生產線獨立控制,制冷與發熱設備同時運行造成能源對沖。
? 碳排失控:缺乏碳足跡追蹤,面臨未來碳關稅制裁風險(如歐盟CBAM)。
零碳園區核心解決方案:智慧能源管理系統
?安科瑞實踐案例:蘇州工業園部署能源云平臺后,光伏發電占比提升,峰谷電價策略更加節省電費
三、安科瑞智慧園區能源管理方案
通過設置AcrelEMS智慧能源管理平臺,監測變壓器能效、分布式光伏、儲能充放電管理、充電樁運維管理、智能照明控制等,實現源荷互動、智慧調控、數字化運維管理,幫助園區提高運維能效,降低用電成本
1.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
在屋頂及停車棚設置,采用“自發自用、余電上網"模式,所發電量優先給區域建筑內用戶使用,剩余電量儲存至儲能系統以及上網售電。
2.儲能系統
兩部制電價園區設置,采用低谷時段充電、尖峰(高峰)時段放電的兩充兩放模式,儲能放電時考慮在園區內低壓側消納,能否反送上網或在10kV側進行園區內消納需根據供電部門審批情況定。
3.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系統
根據當地政策及園區需求設置充電樁,根據園區車流特點確定交流充電樁、直流充電樁及超充比例。
四、技術架構:智慧能源的基石
“端"側:在園區能源管理,各類智能感知設備如同敏銳的觸角,實時采集分布式電源(如光伏、風電)、儲能系統、充電設施及負荷的運行數據。
“邊"側:“邊"側的智能控制節點,承擔著數據匯聚與初步處理的關鍵任務。它對來自“端"側的海量數據進行整理、分析,并通過邊緣計算快速做出本地決策,如設備緊急控制等。
“云"端:而在云端,強大的AI算法和大數據分析能力對數據進行深度挖掘。無論是能源需求預測、智能優化調度,還是系統診斷與評估,EMS3.0 都能精準實現。這種分層協同的架構,為零碳園區的智慧化管理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五、微電網智慧能源平臺功能
實時監控與全景展示:
對微電網中的光伏、儲能、充電樁、空調等各類設備及 “源網荷儲" 系統進行實時監控,以直觀方式呈現微電網系統電量、碳排、成本、設備運行等各類數據,展示電力數據流向和設備安全情況,讓管理者全面掌握系統運行狀態。比如能實時查看光伏板的發電功率、儲能電池的剩余電量等。
功率精準預測:
可對分布式能源、充電站、空調、常規負荷等進行分類預測,涵蓋日前及日內多個時間尺度。通過結合氣象數據、歷史運行數據和電網數據,運用機器學習等算法,為能源調度提供可靠依據。像依據天氣預報和過往用電數據,預測次日園區光伏的發電量以及整體用電負荷。
優化調度策略:
經濟調度:融合電價信號與設備特性,構建成本模型,實現能耗、成本和碳排放最少的經濟優化調度。例如根據峰谷電價,在谷時給儲能充電,峰時讓儲能放電,降低用電成本。
安全運行調度:考慮電網供電力平滑與電壓穩定,制定安全運行調度策略,保障微電網安全。當電網電壓出現波動時,及時調整儲能和分布式電源的輸出。
需求側響應電網互動:聚合微電網內可調資源,如光伏、儲能、充電樁及空調柔性負荷,參與需求側響應電網互動策略。在電網高峰負荷時,削減園區內部分非關鍵負荷,獲取電網激勵補貼 。
協調控制功能:
多能互補協調:協調各類能源出力,優化能源組合,保障供應穩定經濟。
源網荷儲協同控制:實現四者精準聯動,維持電網穩定。
故障協調處理:出現異常時快速響應,減少影響,保障整體安全。
碳排精細管理:
多維度碳排監控:實現企業、部門、區域的碳排放監控,支持碳排統計、同環比分析。能清晰呈現不同層面的碳排放情況,輔助管理者找出高碳排放環節。
碳排報表生成:可自動生成月、年碳排報表以及符合相關規范的碳盤查報告,助力企業應對碳排放管理和核查工作。
智能運維保障:
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:通過二維碼等方式對設備建立全生命周期檔案,記錄設備從采購、安裝、使用到報廢的全過程信息。
故障預警:AI 診斷系統提前 14 天左右預警設備故障,通過對設備運行數據的實時分析,發現潛在問題并及時通知運維人員處理 。
能效優化方案:定期為用戶生成能耗分析報告,給出專家建議,幫助企業優化能源使用,提升能效 。
六、微電網智慧能源平臺配套產品
七、應用場景:多領域零碳實踐
智能建筑園區與樓宇自動化系統深度集成,EMS3.0 實現建筑內照明、空調、電梯等設備的節能運行,同時優化能源分配,降低能耗,提升用能安全。
工業制造園區 為工業企業提供定制化能源解決方案,優化重點設備運行參數,制定個性化能源供應策略,降低碳排放與能源成本。
數據中心園區 通過精確計算 PUE 值,優化制冷系統運行,保障數據中心在電網波動時的持續供電,實現綠色節能運營。
綜合產業園區 全面監測園區多種能源的生產、消費和傳輸,協調企業能源需求,實現能源共享與優化配置,推動園區實現零碳發展。
八、具體案例
上海某科研園區智慧能源管理系統
項目背景:研究院希望建立園區級微電網智慧能源管理平臺,實現各項能源的集中化管理,深入分析能源消耗過程與趨勢,同時為企業和員工提供充電服務,利用光伏和儲能降低用電成本。
項目實施范圍包括辦公樓、實驗室、食堂等共13棟建筑和7個電瓶車車棚以及一個智慧充電場站,實施內容包括電力監控、能耗、運維、智能照明、光伏、儲能和充電樁(電瓶車+汽車)
九、結語:賦能零碳未來
安科瑞微電網智慧能源平臺憑借其先進的技術架構、強大的功能體系和廣泛的適用性,為零碳園區建設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路徑。它不僅助力園區實現綠色轉型,更為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。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的持續拓展,安科瑞必將在零碳園區建設領域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如果您對零碳園區解決方案感興趣,歡迎聯系我們,了解更多行業前沿技術與應用案例。我們與您一起,共同探索綠色未來!